1.4507 不锈钢是一种高性能的超级双相不锈钢,在极端腐蚀和高应力环境中应用广泛,以下是其详细信息:
基础信息
材料分类:欧洲标准(EN 10088-3)牌号,对应美国标准 UNS S32750,也常被称为 2507 超级双相钢。
执行标准:ASTM A789、EN 10216-5 等。
相近牌号:国标 03Cr25Ni6Mo3Cu2N(S25554)、日本 SUS329J4L、美标 S32550 等。
化学成分
其核心合金元素配比赋予了优异性能,具体成分含量(质量分数)如下:
碳(C)≤0.03%,硅(Si)≤0.70%,锰(Mn)≤2.00%;
磷(P)≤0.035%,硫(S)≤0.015%;
铬(Cr)24.0%-26.0%,钼(Mo)3.0%-4.0%;
镍(Ni)6.0%-8.0%,铜(Cu)1.0%-2.5%;
氮(N)0.2%-0.3%。
关键性能
耐腐蚀性:耐点蚀当量(PREN)≥42,远高于普通双相钢(如 2205 的 PREN≈35),抗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、点蚀及缝隙腐蚀能力突出,适用于海水、高盐或酸性介质环境,但在还原性酸中性能有限。
力学性能:抗拉强度 800-1000MPa,屈服强度≥550MPa,是 316L 等奥氏体不锈钢的 2 倍;延伸率≥15%,兼具高强度与一定韧性,可通过冷加工进一步强化,但需避免 σ 相脆化。
焊接性能:需采用匹配焊材(如 ER2594 焊丝),控制热输入及层间温度(建议<100℃),焊后通常无需热处理,厚壁部件建议固溶退火。
温度适应性:短期使用温度范围 - 50℃至 300℃,长期处于 250℃以上环境可能析出 σ 相,降低韧性。
物理性能:密度 7.8g/cm³,热膨胀系数 12.3-13.7×10^-6/K,导热系数 13.5-14.6W/(m・K),具有弱磁性。
加工与热处理
加工特性:因含高铬、钼元素,切削加工难度较大,需使用硬质合金刀具,或退火后再加工。
热处理工艺:固溶处理温度 1020-1150℃,需快速水淬冷却,避免 σ 相析出;焊接后厚壁件建议进行固溶退火。
典型应用领域
海洋工程:海水淡化设备、海底管道、船舶推进器、海水泵阀等。
石油天然气:海底油气管道、酸性油气井设备、LNG 换热器等。
化工行业:反应釜、热交换器、烟气脱硫系统、酸洗设备等。
其他领域:核电冷却系统、地热井套管、废水处理设备、垃圾焚烧厂腐蚀部件等。
优缺点
优点:耐腐蚀性、力学性能优异,焊接性良好,温度适应性较广,适用于多种极端环境。
缺点:原材料价格较高,加工难度大,增加了应用成本。
领航优配-配资行业四大巨头-手机股票配资app-兰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